top of page

矛与盾-用电子邮件向中国被告送达法律文书合法吗?

在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合理送达是确保司法程序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关键环节。如果送达方式不符合法律要求,则送达无效,这可能导致被告无法实际收到通知,进而影响其行使辩护权的机会。特别是关于《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4(f)(3)条是否允许通过电子邮件向中国被告送达法律文书的问题,目前在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和巡回上诉法院之间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仍是一个具有争议的法律问题。


一、原告的主张及支持


1. 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4(f)(3)条的授权

原告认为,通过电子邮件向中国被告送达法律文书是合理的,因为《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4(f)(3)条允许法院批准任何未被国际协议明确禁止的送达方式。

  • 法律依据

    • 第4(f)(3)条明确指出,法院可以批准“不被国际协议明确禁止”的送达方式,而无需优先尝试第4(f)(1)或第4(f)(2)条中列明的方式。

  • 案例支持

    • Rio Properties, Inc. v. Rio Int’l Interlink (284 F.3d 1007, 1014 (9th Cir. 2002)):

      • 法院裁定,电子邮件是一种有效的送达方式,特别是对于依赖电子通信的在线商业被告​。

    • Hangzhou Chic Intelligent Tech. Co. v. Partnerships (2021 WL 1222783, N.D. Ill.):

      • 法院明确表示,第4(f)(3)条的灵活性允许电子邮件送达,而无需事先尝试其他方式​。


2. 海牙送达公约的适用性

  • 公约未明文禁止电子邮件

    • 海牙公约第10条(a)允许“通过邮政渠道发送司法文件”,但未提及电子邮件。原告认为,电子邮件作为现代化手段未被明文禁止,属于可行的替代方式。

  • 案例支持

    • Hangzhou Chic Intelligent Tech. Co. v. Partnerships, 20 C 4806 (N.D. Ill. Apr. 6, 2022):

      • 法院指出,中国对邮政渠道送达的反对不能自动延伸至电子邮件​。

    • Sulzer Mixpac AG v. Medenstar Industries, Co. (312 F.R.D. 329, 332 (S.D.N.Y. 2015)):

      • 法院裁定,电子邮件送达在特定情况下符合正当程序的要求​。


3. 电子邮件送达的必要性与效率

原告强调,通过电子邮件送达是必要的,尤其是在被告隐瞒或提供虚假地址的情况下。

  • 被告隐瞒地址

    • 被告通常提供虚假或不完整的地址,导致传统送达方式无法实施。

    • 案例支持

      • MacLean-Fogg Co. v. Ningbo Fastlink Equip. Co. (2008 WL 5100414, N.D. Ill.):

        • 法院允许通过电子邮件送达,因为被告提供了虚假的地址信息​。

  • 电子邮件的可靠性

    • 被告依赖电子邮件与客户、市场平台以及支付处理器沟通,这表明电子邮件是一种合理且高效的送达手段。

    • 案例支持

      • Microsoft Corp. v. Goldah.com Network Tech. Co. (2017 WL 4536417, N.D. Cal.):

        • 法院裁定,电子邮件可以有效告知被告案件的存在​。


二、被告的主张及支持


1. 海牙送达公约的排他性

被告主张,海牙公约明确规定了跨境送达的方式,这些方式具有排他性,未被列入的方式均被视为不被允许。

  • 最高法院裁定

    • Water Splash, Inc. v. Menon (137 S. Ct. 1504, 2017):

      • 最高法院裁定,海牙公约不仅规定了允许的送达方式,还明确排除了与其冲突的其他方式。电子邮件送达未被公约列明,因此不被允许​​。

    • Volkswagenwerk Aktiengesellschaft v. Schlunk (486 U.S. 694, 1988):

      • 最高法院进一步指出,海牙公约在适用时具有强制性。未遵守公约的送达方式无效​。

  • 公约逻辑

    • 海牙公约旨在建立一套统一、透明且可操作的跨境送达程序,未列入的方式可能破坏其完整性和目的​。


2. 中国对邮政渠道反对的隐含意义

中国对第10条(a)的反对声明表示不接受通过邮政渠道直接送达司法文件。部分法院认为,这种反对涵盖电子邮件送达。

  • 声明内容与逻辑

    • 中国对邮政渠道的反对声明隐含了对类似手段(如电子邮件)的反对。

    • 案例支持

      • Facebook, Inc. v. 9 Xiu Network (Shenzhen) Tech. Co. (480 F. Supp. 3d 977, 2020):

        • 法院裁定,中国对邮政渠道送达的反对应被解释为包括电子邮件,因为电子邮件与邮政渠道在传递文件的功能上类似​。

      • Prem Sales, LLC v. Guangdong Chigo Heating & Ventilation Equip. Co. (494 F. Supp. 3d 404, 2020):

        • 法院进一步确认,中国对第10条(a)的反对隐含了对电子邮件送达的反对​。


3. 中国国内法的限制

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未经中国司法机关批准的任何直接送达都是非法的。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84条规定,外国机构必须通过中国司法部门批准的渠道进行送达,禁止未经授权的直接送达​。

  • 案例支持

    • Sun Grp. U.S.A. Harmony City, Inc. v. CRRC Corp. Ltd. (2019 WL 6134958, N.D. Cal.):

      • 法院接受专家意见,确认中国法律禁止未经授权的直接送达,包括电子邮件​。

    • Prem Sales, LLC v. Guangdong Chigo Heating & Ventilation Equip. Co., CIVIL ACTION NO. 5:20-CV-141-M-BQ (N.D. Tex. Sep. 29, 2020):

      • 法院裁定,中国国内法要求所有跨境送达均需遵守严格的司法程序,排除了电子邮件​。


三、综合分析

  • 原告立场

    • 电子邮件是一种高效、必要的手段,尤其是在被告隐瞒地址的情况下。海牙公约未明确禁止电子邮件送达。

  • 被告立场

    • 海牙公约具有排他性,未列入的方式均不可行。中国对邮政渠道的反对声明与国内法共同排除了电子邮件作为送达方式。


四、原因及应对策略

根据顿时律所近年来的追踪调研,大多数联邦地区法院和巡回上诉法院倾向于认为《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4(f)(3)条允许通过电子邮件向中国被告送达法律文书。这一趋势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 法官对海牙公约适用性的研究不深入:跨境法律文书送达属于美国法院相对较少涉及的法律问题。许多法官对海牙送达公约的适用性和相关国际法律义务缺乏深入了解,因而未能全面评估电子邮件送达的合法性。

  2. 被告对程序正当性问题提出异议的情况较少:在针对中国跨境电商的知识产权纠纷中,大多数被告由于其资金被冻结,急于寻求和解,或者基于诉讼成本的考虑,未对法律文书送达的合法性、法院是否具有管辖权等程序正当性问题提出异议。这种情况导致法院对送达程序的合法性问题未给予足够重视。


对此,跨境电商的被告应当寻求美国知识产权律师的协助,依法提出合理的抗辩主张,包括质疑送达程序的合法性和法院的管辖权。通过专业的法律帮助,被告有可能迫使原告撤诉,从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Opmerkingen

Beoordeeld met 0 uit 5 sterren.
Nog geen beoordelingen

Voeg een beoordeling toe
bottom of page